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方正和生“弯道超车”:产业升级的PE玩法 2016/10/28

政策态度的转变,让券商直投子公司逐渐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排头兵。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15年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备案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市场上共有62家券商直投子公司。作为方正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的方正和生并无太多先发优势,而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其17亿元的注册资本。

两年后(也就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时任北大资源总裁的夏杨军,正式接手方正和生。作为方正内部出名的“救火员”——夏杨军之前曾执掌方正集团IT事业部,也曾牵头组建方正集团战略投资部,后来又被安排出面拯救处在崩盘边缘的北大资源。

尽管,当时的方正和生不算处在水深火热中,但也未必能给夏杨军提供太多支持。因为,即便拥有民族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方正证券持股66.7%)等两块投行牌照,但相比其他券商,方正的投行并没有优势。而当其他诸多券商直投将“投行+PE”奉为圭臬的当下,方正和生不能奢求更多投行部门的资源、项目支持,只能另辟蹊径。

夏杨军会将方正和生带往何方?“借船出海”——与其他知名机构合作成立联合GP公司、作为LP投资其他基金,是方正和生当时的明智选择。而在此策略下,方正和生可谓业绩斐然。截至2016年9月底,共管理资产规模接近50亿元,投资了22个项目,其中的绝大多数在2015年和2016年的前三季度完成。

“这个投资速度无论从管理资本量还是团队规模来说,我都是非常满意,甚至可以说是超预期的。”夏杨军说,未来将继续围绕产业升级和跨境投资的策略,在大健康、大消费和TMT领域进行布局。

机制建设:PE投资是人的生意

在加入方正集团之前,夏杨军曾主导中国高科(600730)的重组,此后,又牵头组建方正科技(600601)和方正集团的投资部业务,在过程中,最知名的案例当属,对苏钢集团、西南合成的收购和对北大资源的整合。

据了解,接手方正和生有组织安排的原因,更多则是主动请缨的成分——夏是方正内部出名的“救火员”,曾前后辗转于方正科技、方正集团、北大资源的不同部门。但他在之前的实业与战略投资经历中,感受到PE投资的乐趣,并形成了对PE投资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夏杨军认为,PE/VC投资是“人”的生意,团队是不是有活力、机制是不是市场化、“风险-收益”有没有衔接,这些都决定着PE机构能否走的足够远。因此,整个2012年下半年,方正和生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团队组建和机制设计上。

方正和生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自我管理。“即使是分析师的职位,我们也会告诉他,你来到这里是要参与创业、并在有朝一日成为旗下某个基金的主要合伙人。只有拥有这样的抱负和野心,我们才可能把他招进来。”夏杨军不仅看重“自我管理”的能力,也看重工作伙伴的热情是否能够“被点燃”。

2012年,夏杨军作为方正和生总裁向董事会和股东做的第一份报告的主题是“把方正和生定义成一个单一LP的人民币基金来运营管理”。当年年底,方正和生即明确了模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决策、项目流、分配逻辑。

“只有团队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板,给团队足够市场化的机制,才能对冲直投天生的不利因素。”夏杨军说这番话时,方正和生已在大健康、大消费、TMT等领域,搭建好人才梯队。

借船出海:积聚品牌影响力

券商直投基金的一大先天劣势是业务开始之初,券商仅能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直接投资业务,证监会规定上限为证券公司净资本的15%。其后,证监会放开了券商直投公司成立直投基金,向第三方投资者进行募资的权限,为其转型成为专业化PE基金管理机构提供了支持。

“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和生要花大力气甚至多半力气来做策略子基金的搭建。”夏杨军说。而事实上,方正和生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方正和生曾分别与春华资本、红杉资本等讨论合作成立跨境投资基金和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后因方正证券的股东之争而搁浅。

“我们当时给这条路径起名叫’借船出海、弯道超车’。想的是把(以资本金投资等)劣势变成(出资成立基金的)优势,找志同道合的高手一起做。和生能够搭着这个船,迅速进入第一梯队。”夏杨军回忆说。

方正证券风波平息后,方正和生重启策略子基金的合作策略。2015年6月,方正和生与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KIP)共同发起成立总规模为3亿美元的中韩合资健康产业基金“方正韩投健康产业基金”,重点关注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及器械、医疗IT、医药等产业的投资机会。据了解,方正韩投的一期基金投资完毕,已经开始准备二期基金的募集。

与KIP合作不是孤案。2016年8月,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日新材)公告称,与方正和生等合作成立首期规模为4.02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主要从事与久日新材所在行业相关的投资事项。而久日新材正是方正和生典型的投资案例。


方正和生不仅向外部投资机构、上市公司等伙伴开放合作机会,还鼓励团队内部员工参与成立基金,促成有合理投资策略、优秀项目和LP资源的成员成立基金并担任相应基金的合伙人。“开放的创业平台、自我管理的文化、市场化的人和机制,决定了我们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司,投资的动作比较快、效果比较好。”夏杨军说。

“和生要做的事情是在充分保障和提高方正证券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扩大总的管理规模,逐渐变成以管理外部资金为主的综合性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夏杨军透露,方正和生正在探讨将投资阶段从成长期投资延伸到早期投资,通过与一流投资机构合作成立和管理基金的方式进行。

投资策略:掘金产业升级

尽管,夏杨军曾主导过中国高科、苏钢集团、西南合成、北大资源等的并购重组,并且在这些案例中展现出超常的长袖善舞能力。但这些在特殊时期形成的机会型项目不会成为常态,而方正和生必须找到新的投资方法论。

参看方正和生的投资组合,如果说东兴证券、新美大、优客工场、NextVR等明星项目稍有投机嫌疑;那么,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老肯医疗、复宏汉霖、联合丽格、纽西之谜等投资,则更好地体现其投资与资源背景优势的结合,而好享家、有棵树、春水堂等项目,则更能凸显方正和生对PE投资的理解。

现有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大部分国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成为近年来海淘、代购、跨境电商兴起,以及上市公司寻求跨境并购的推动力之一。因此,产业升级成为方正和生的投资策略主线,而跨境投资、上市公司合作和并购重组是其关键词。


夏杨军表示,有数量众多的A股上市公司,甚至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成为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细分到不能再细分的行业龙头(比如久日新材),这些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会发现遭遇发展的瓶颈——大部分会出现业绩大幅度下滑。而不管是出于优化报表,还是出于与投资者的对赌等考虑,跨境投资和并购重组成为必然之选。

“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只取一瓢饮’,专注在以跨境为特色的、以境外中小型企业为对象的、大比例参股甚至控股型投资,对接国内的细分行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夏杨军透露,方正和生不做“两头在外”(在境外投资、在境外退出)的项目。

在跨境投资方面,夏杨军认为,美国、以色列地区的高科技技术企业,欧洲地区的历史品牌、日韩地区的创新产品等都是方正和生跨境投资的理想标的。当然,方正和生也不会放弃境外资产的跨境套利机会。

在此策略指引下,方正和生2016年项目投资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是大概率事件。“资本寒冬对和生来讲是一个主动出击的机会,我们也没有特别感受说这是一个寒冬。”夏杨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方正和生到2016年年底的管理规模将超过50亿元,目标是带领方正和生进入百亿管理规模的行列。